防止长毛兔宝宝死亡


从不同的生长阶段来看,长毛兔和幼兔的死亡率最高,特别是较大的养兔场和传统养殖户,死亡率达到20%~50%,有时甚至更高。家兔和幼兔的死亡是影响兔生产的关键因素。过高的死亡率给养兔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为此,笔者在总结多年临床诊治经验的基础上,对家兔及幼兔死亡原因进行了简单分析,并提出预防措施,供同仁及养兔户参考。

一、仔兔、幼兔常见死亡原因

1.1细菌感染:因各种细菌感染导致家兔及幼兔死亡。主要原因有:

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这种细菌在自然界广泛分布。正常情况下,一般不会引起疾病。但当皮肤、粘膜受损时,即可侵入人体并造成危害。各种体型的兔子都可能患上这种疾病。本病主要引起幼兔败血症、败血症或幼兔急性肠炎(黄尿病)。出生后最初几天,兔子多处皮肤,特别是腹部、胸部、颈部、颌下和腿部内侧的皮肤出现炎症,出现粟粒大小的白色脓水疱。许多病兔在2 至5 岁时发病。天后死于败血症。幼兔的黄色糖尿病常常影响整窝兔子,死亡率很高。

巴氏杆菌病本病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对26月龄幼兔危害较大,以败血症最为常见。临死前,病兔体温下降,四肢抽搐。该病持续时间短至24小时,并在3至5天内死亡。病情最严重的兔子突然倒地死亡,没有任何临床症状。

沙门氏菌病这种疾病是由鼠伤寒沙门氏菌和肠炎沙门氏菌引起的。各种兔子均易患此病。幼兔和怀孕兔较易受影响,死亡率最高。兔子先是便秘,继而腹泻,粪便呈深绿色或灰黄色。病兔情绪低落,没有食欲。病程一般为24天。

梭菌病是由威氏梭菌引起的,13月龄的幼兔最易感。病兔常常突然发病,出现严重腹泻。它们的粪便是水样的,有一种特殊的鱼腥味。病兔常常因脱水而死亡。

大肠杆菌病此病常因气候变化、饲养管理条件不良等因素,诱发大肠杆菌在肠道内异常大量繁殖,产生肠毒素,引起腹泻而死亡。养兔场经常因环境污染而引发流行病,造成幼兔大量死亡。其特点是粪便呈粘液状透明,兔子变得瘦弱、精疲力竭而死亡。

兔链球菌病:病兔精神抑郁,呼吸困难,体温升高41左右,以春、秋季节多见。

1.2 病毒感染

兔病毒性出血症是家兔特有的病毒性疾病。其对疾病的易感性与年龄无关。在新疫区传播迅速、病程短、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在老疫区,哺乳兔和老年兔有一定的抵抗力。其特点是死兔全身性败血性改变,但以呼吸道病变最为典型。

兔传染性水泡性口炎是由水泡性口炎病毒引起的。它主要影响1至3个月大的幼兔。它会导致嘴唇、舌头和口腔其他部位的粘膜坏死。病兔常常因进食困难而体重减轻。死。

兔痘这种疾病只影响家兔。各年龄段的家兔均易感,但幼兔和怀孕母兔死亡率较高。常见症状包括眼睛损伤,常并发支气管肺炎、鼻炎和胃肠炎。丘疹和结节常见于身体、口腔、肺部、肝脏和皮肤。

1.3 寄生虫感染

球虫病多发生在温暖多雨季节,所有兔子均易感。该病在断奶至3个月龄的幼兔中尤为严重。其主要症状是幼兔尿黄、尿频、生长停滞。可见粘膜苍白,顽固性腹泻,迅速死亡,部分病例腹围增大、下垂,肝肿大。

兔弓形虫病本病多因幼兔误食弓形虫卵囊、滋养体污染的饲料、饮水等而引起,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表现为体温升高、眼部及眼部分泌脓性或浆液性分泌物。鼻、腹水腹胀,呈“纺锤形”,局部或全身症状。运动障碍、后肢麻痹和其他神经系统症状通常会导致2至8天内死亡。

1.4饲料及饲养管理因素饲料配制不当和饲养管理不当是造成家兔及幼兔死亡的主要原因。常见的有:

1.4.1 保温不当会导致家兔和幼兔冻死、冻伤。刚出生的兔子没有毛,几乎没有调节体温的能力。如果运送不及时或保温措施不充分,兔子经常会着凉感冒,甚至冻死。

1.4.2管理疏忽、老鼠咬伤或其他动物咬伤。由于新生兔子的眼睛和耳朵被遮挡,而且体型较小,没有能力逃避捕食者,因此常常成为老鼠、猫等动物的攻击目标。

1.4.3仔兔和幼兔由于适应性和抗病能力较差,对外界环境较为敏感。饲料的变化或霉菌有时可能使它们无法生存,即使是轻微的变化。适应后,出现生理功能障碍,导致发育迟缓,甚至死亡。

1.4.4仔兔和幼兔的消化和神经系统调节功能极不完善,对药物高度敏感。因此,在用药预防或治疗疾病时,一旦剂量控制不好或混合不均,往往会造成家兔及幼兔中毒死亡。此外,还有饲料中毒、鼠药中毒等引起的中毒死亡。

二、预防措施及对策

2.1 加强饲养管理,改善卫生保健

国内外专家一致认为,导致家兔和幼兔死亡的主要原因不是无法控制的疾病,而是饲养管理不当。根据幼兔和幼兔体内各器官系统发育不完全、生长发育快、生理变化和环境变化大、易患“合成性肠炎”等生长发育特点,应做好以下工作:

2.1.1保证兔子早吃奶,有充足的奶水。出生后6至10小时内,应给幼兔喂初乳。初乳营养丰富,具有润肠通便的作用,可以帮助兔宝宝排出胎便。可以按时进行母乳喂养。对于奶水不足的人,可以适当调整奶量。产仔数应保持在同一时间分娩的哺乳母兔,以保证仔兔有足够的乳汁。

2.1.2保暖、防冻是提高家兔及幼兔成活率的关键措施。因为幼兔调节自身体温的能力极差,如果不做好保暖、防冻工作,尤其是冬春季出生的幼兔,整窝幼兔往往会遭受冻害。由于饲养员的疏忽。幼兔在睡眠期间,巢内温度不应低于30,室温不应低于15。幼兔应生活在20安静的环境中。 2.1.3 眼睛睁开后,兔子生长发育加快,需要的营养越来越多。此时母乳已不能满足兔子生长发育的需要,应尽早喂混合料。

2.1.4科学断奶。毛兔最好在4050日龄时断奶。为了减少断奶引起的“应激并发症”,断奶时最好“留奶不留笼”,使饲料、环境和管理保持不变。匈牙利的Bikri兔生产系统使用了2万只断奶兔进行实验。结果证明,断奶兔在原笼中饲养时,饲养期间的死亡率仅为7.9%。死亡率高达23.1%。

2.1.5加强幼兔的护理。断奶后,精饲料应占幼兔日粮的80%。喂食应少量多次,并应定期喂食。应激反应、舍内空气流动过大、天气冷热等是引起幼兔消化道和呼吸道疾病的重要原因。因此,在管理方面,应特别注意保持舍内温暖、安静,不要轻易移动幼兔的位置。注重笼舍卫生和饲养密度、饮水、饲料,控制“病从口入”,做到“早到”。饲喂应早、晚进行,并添加足够的夜草。做好“三勤”(勤清洁、勤消毒、勤更换垫料)、“六清洁”(笼子干净、料槽干净、饲料干净、饮水干净、用具干净、兔体干净) )。

2.2消除传染源,加强疾病防控

2.2.1严格消毒制度,重视驱虫、灭鼠,消除传染源。猫、狗和其他传播寄生虫的动物不应饲养在兔舍中。对外地引进或产品交易必须实施严格检疫,避免传入新病害。要做好免疫工作,特别是针对危害较大的传染病,如兔瘟、兔巴氏菌、焊接梭菌等,制定免疫程序,安排好防疫预案。家兔断奶后立即注射兔瘟疫苗,一周后注射巴氏杆菌疫苗。 13月龄健康家兔皮下注射兔A型焊接梭菌疫苗。

2.2.2加强观察,及时隔离病兔,及时查明发病原因,消除致病因素,实施对症治疗,消灭病兔,死兔进行无害化处理。平时多观察。一旦发现病兔或死兔,首先要查明其发病和死亡的原因。如果纯粹是饲养管理引起的,就要注意改善饲养条件,消除不利因素。对于细菌、病毒、寄生虫感染引起的死亡,应及时隔离死兔,并对环境进行彻底消毒;细菌感染可以用抗菌或抑菌药物治疗,如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球虫病可通过肌肉注射青霉素治疗,阿米卡星可用于治疗大肠杆菌病和沙门氏菌病。为了有效控制兔球虫病和一些细菌性病的发生,可在饲料中添加球虫类或磺胺类药物。敌菊酯以2550mg/kg的浓度混入饲料中,连续服用57天。磺胺二甲嘧啶以0.1%的浓度混入饲料中,连用35天。另外,平时也可以添加大蒜、洋葱、车前草等。将其混入饲料中可预防幼兔腹泻。

标签:
  • 养殖技巧
  •  
  • 养殖经验
  • 更多栏目最新
    垂耳兔能长多大
    垂耳兔能长多大
    1.体型:畸形兔成年后体长可达40厘米,体重约2.5公斤。它的
    兔子咬人吗
    兔子咬人吗
    兔子咬人。兔子是素食动物,一般没有攻击性,但是胆小。然而
    母兔子为什么吃小兔子
    母兔子为什么吃小兔子
    妈妈吃兔子,可能是因为缺乏营养,口渴缺水,惊吓,嗅觉混乱。孕
    兔子不能吃什么
    兔子不能吃什么
    兔子不能吃刺激性的、咸的、油腻的、腐烂的东西。有时候
    冬季野兔一般到哪里去
    冬季野兔一般到哪里去
    冬天,兔子通常藏在自己的洞里。白天,兔子在洞穴里爬行休息
    兔子的生活规律和饮食
    兔子的生活规律和饮食
    夜行:兔子白天蹲伏,晚上出来,夜间活动量大,精神旺盛。胆小:兔